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游新规落地 家长希望相关措施尽快落实

  新闻资讯     |      2024-07-23 11:58

  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游新规落地 家长希望相关措施尽快落实所有网络游戏企业仅可在周五、周六、周日和法定节假日每日的20时至21时向未成年人提供1小时服务,其他时间一律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

  明确所有网络游戏必须接入国家新闻出版署网络游戏防沉迷实名验证系统,所有网络游戏用户必须使用真实有效身份信息进行游戏账号注册和登录,网络游戏企业不得以任何形式(含游客体验模式)向未实名注册和登录的用户提供游戏服务

  切实承担监护守护职责,共同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形成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工作合力

  通知要求,严格限制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的时间,所有网络游戏企业仅可在周五、周六、周日和法定节假日每日20时至21时向未成年人提供1小时服务,其他时间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严格落实网络游戏用户账号实名注册和登录要求,不得以任何形式向未实名注册和登录的用户提供游戏服务;各级出版管理部门要加强对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有关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对未严格落实的网络游戏企业,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答:近年来,我国网络游戏产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一些突出问题,特别是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问题引起社会广泛关切,广大家长反应强烈。国家新闻出版署高度重视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工作,2019年印发了《关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采取一系列举措办法,建成国家新闻出版署网络游戏防沉迷实名验证系统,并实现合规上线运营游戏全部接入,为深入推进防沉迷工作打下了基础。近期,不少家长反映,一些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严重影响了正常的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甚至导致一系列社会问题,使许多家长苦不堪言,成了民心之痛,希望采取切实可行措施,严格落实实名验证,进一步限制、压缩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的时段时长。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培养民族复兴的时代新人。针对社会反映的未成年人过多过度使用网络游戏问题,国家新闻出版署在新学期开学之际印发了通知,对网络游戏防沉迷工作提出具体明确要求,着力推动防沉迷工作取得更好社会效果,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答:通知主要提出四方面举措。一是在原有规定基础上,进一步限制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的时段时长,要求网络游戏企业大幅压缩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的时间,所有网络游戏企业仅可在周五、周六、周日和法定节假日每日的20时至21时向未成年人提供1小时服务,其他时间一律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二是在国家新闻出版署网络游戏防沉迷实名验证系统已建成运行后,重申严格落实网络游戏账号实名注册要求,明确所有网络游戏必须接入该系统,所有网络游戏用户必须使用真实有效身份信息进行游戏账号注册和登录,网络游戏企业不得以任何形式(含游客体验模式)向未实名注册和登录的用户提供游戏服务。三是加强对防沉迷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针对网络游戏企业提供游戏服务的时间限制、实名注册、规范付费等方面要求的落实情况,出版管理部门将加大检查频次和力度,对未严格落实的网络游戏企业,依法依规严肃处理。四是积极引导家庭、学校等社会各方面行动起来,切实承担监护守护职责,共同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形成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工作合力。

  答:每一代青少年都会有自己的游戏,网络游戏互动性、沉浸性、仿真性强,操作便捷,天然具有更强吸引力。未成年人还处在身心发育阶段,自控能力相对较弱,容易过度使用网络游戏、甚至产生依赖,因此一直是网络游戏管理和防沉迷工作的重点。2019年国家新闻出版署《关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规定,网络游戏企业向未成年人提供游戏服务的时长,法定节假日每日累计不得超过3小时,其他时间每日累计不得超过1.5小时。对此不少家长反映该标准仍较宽松,建议从严压缩。综合考虑未成年人学习生活和健康成长需要,此次通知对网络游戏企业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的时段时长作出更加严格的限定,更好地引导未成年人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社会实践以及各种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文娱休闲活动。同时,这项规定也体现了今年6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关于网络游戏服务提供者应当针对未成年人设置相应的时间管理有关要求,并在“网络游戏服务提供者不得在每日二十二时至次日八时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基础上,顺应群众呼声,作出了更严格细致的规定。此外,之所以留有少量时间向未成年人开放,主要是部分老师和家长反映,适度接触游戏是可以理解和接受的,特别是一些运动类游戏以及编程、象棋、围棋等游戏形式,对青少年健康成长具有积极作用。另外,此次通知仅针对网络游戏作出规定,对于网络游戏以外的其他有益身心健康的游戏,家长和未成年人可根据情况自行把握。

  答:游戏企业是防沉迷工作的主体,必须始终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积极回应社会关切,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坚决落实防沉迷工作各项要求。此次通知对游戏企业防沉迷责任再次作了明确,所有游戏企业都要严格遵照执行,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全面设置防沉迷系统,严格开展实名验证,对认证为未成年人的用户,坚决执行时段时长控制和消费金额限制,以实际行动和成效,向全社会展现诚意诚信和责任担当。这两年,国家新闻出版署加大企业防沉迷排查处罚力度,2020年共检查游戏上万款,会同各级出版管理部门约谈处理企业50多家,查处问题上千条。通知印发后,我们将进一步加强监督巡查,开展专项集中整治,组织各地对游戏企业进行逐一排查,推动防沉迷工作常态化机制化,对心存侥幸、敷衍应付的企业,发现一起严处一起,决不允许任何打折扣、搞变通的行为。下一步,国家新闻出版署还将根据通知落实情况和社会反映,坚持问题导向、效果导向,举一反三、查漏补缺,推动防沉迷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切实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

  国家新闻出版署印发《通知》,要求进一步严格管理措施,坚决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对此,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和一些学生家长,他们均对此项措施表示欢迎,并希望相关措施能尽快落实。

  华南理工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明宗峰认为,在新学期开学之际印发《通知》,显示出国家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游的意志和决心。

  近年来,受疫情影响,线上课程增加,间接导致了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游戏问题的集中暴发。明宗峰表示,防止未成年人游戏沉迷涉及家庭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网络素养教育等。一些网络游戏是利用人性弱点设置规则来绑架玩家意志的,从心理上来抵消这种并不容易。因此要真正解决未成年人游戏沉迷问题,必须从根源上减少接触网游时间。《通知》提出网络游戏企业大幅压缩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时间的做法是真正有效的。

  《通知》还要求要严格落实网络游戏账号实名注册要求,明确所有网络游戏必须接入国家新闻出版署网络游戏防沉迷实名验证系统,所有网络游戏用户必须使用真实有效身份信息进行游戏账号注册和登录。这一规定,这无疑给游戏企业套上了一个紧箍咒。

  然而,学生使用家长账号或个人信息进行注册应该如何监管?明宗峰认为,可以通过强制要求游戏用户在游戏登录时加入生物识别环节来解决这一问题。明宗峰还建议,对于游戏企业违规向未成年人提供游戏服务的,应该严厉处罚。引导游戏企业真正履行实名认证规则,从而有效解决未成年人冒用成年人账号或个人信息问题。

  “因为只有周末和节假日才能玩网络游戏,并且限制时段,限制时长,这下终于可以让我家孩子放下手机了。”家长程女士说。她告诉记者,孩子每天回到家一放下书包,就开始四处找手机,然后就躲在房间里玩游戏,直到手机没电才想起作业还没做。周末玩得更疯,怎么叫他出去运动都不听,就一个人窝在房间里打游戏。程女士表示,小孩马上小升初了,希望《通知》快点落实。

  张女士的孩子今年6岁,她对国家出台政策严管网络游戏举双手赞成。张女士表示,孩子平时会用平板电脑上网,时不时就会有游戏弹窗吸引他的注意力。《通知》针对游戏时间、实名注册、规范付费等作出明确规定,可以说是拳拳到肉,快准狠,力度极强。除了对国家出台政策严管网络游戏外,张女士认为,自己作为家长也要多花一点时间陪护孩子,同时严格控制孩子使用手机和电脑的时间,监督其浏览的网页和短视频内容,引导孩子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用网习惯。

  腾讯:从2017年至今,腾讯围绕未成年人保护,持续进行了各项新技术、新功能的自发探索与应用。接下来,基于主管部门的最新要求,腾讯会严格遵守,积极予以落实PG电子官网

  网易游戏:公司过去长期围绕未成年人保护积极行动,努力为未成年人打造绿色健康的网络环境。接下来,针对国家新闻出版署的最新通知、要求,网易游戏将严格遵守,积极落实。

  三七互娱:企业已将防沉迷贯穿至研运全流程,并通过不断升级多种防沉迷技术手段,构筑未成年人保护网。针对国家新闻出版署下发的《通知》,三七互娱也将严格遵守,积极落实。

  盛趣游戏:将持续升级、完善自身网络游戏防沉迷机制,落实好未成年人网游防沉迷工作。未来,盛趣游戏还将持续升级防沉迷系统,积极探索运用AI和机器学习技术、生物识别技术,来落实“人证对应”,防止用户杜撰身份信息通过验证。

  莉莉丝游戏:公司未成年人防沉迷系统将于2021年9月1日进行调整,并适用于莉莉丝游戏旗下所有游戏。具体调整为:未用户仅可在周五、周六、周日和法定节假日的20时至21时,进行1小时的游戏体验。此外,未完成实名制认证的用户将无法登录游戏进行任何的游戏体验。

  广州市游戏行业协会:自2019年起,围绕未成年人保护,协会持续通过行业公约、内审监督、法律宣讲及大众传播等方式,对内监督企业落实规定,对外积极传递防沉迷行业举措。接下来,基于最新要求,协会将在相关主管部门的指导下,监督企业切实执行,确保全行业积极予以落实。同时还将通过走访学校及基层的方式,积极传递防沉迷相关资讯,推动未成年人公益事业发展,为未成年人发展贡献行业力量。